很多人都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這個職業(yè)是神圣的,園丁澆灌,修剪塑形,花草才能得以叢生。老師們的付出,不僅僅體現(xiàn)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上,在高考季更能體現(xiàn)。對于老師、學生而言,高考這幾天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多年的教學成果將在這一天得到集中的表現(xiàn)。而他們的辛勤付出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考這幾天學生們的 “破繭成蝶”。
煎熬的2019年高考結束了,終于讓老師暫時歇一口氣,卸下重任,但“高考年年有,老師歲歲與相隨”,耗時耗力的教學工作仍擔在老師的肩膀上。如何才能夠更高效率地展開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讓老師的肩膀更輕松,這背后和另外一個故事有關……
在《復仇者聯(lián)盟4》這樣的電影當中,英雄似乎都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氐浆F(xiàn)實社會,秉承著“傳道、授業(yè)、解惑”使命的老師,又何嘗不是英雄?智慧課堂的出現(xiàn),是否能夠幫助老師,讓老師不再“單打獨斗”?
曾幾何時的霧霾天,讓本應該在上課的教室空無一人。但是對于老師來說,正常的教學進度卻不能因此而停止。
當下信息化手段能否幫助解決老師的痛點?如何才能打破教室的邊界、讓學習繼續(xù)?
這種種問題的拋出,也一度讓教育一線工作者陷入深深的思考。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李永樂老師和他的同事們,就有著相同的困惑。在面對停課的情況時,老師們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大家嘗試使用各種網(wǎng)絡直播手段“助教”,比如在微信群、網(wǎng)絡直播平臺等方式,來實現(xiàn)繼續(xù)教學。李永樂老師則選擇嘗試在西瓜視頻上錄制教學視頻。
風趣幽默的教學視頻在網(wǎng)絡上點擊量達上千萬,他開始在網(wǎng)絡上走紅。這不僅讓自家學生嘗到了信息化手段帶來的甜頭,也給來自全國的學生,甚至已經畢業(yè)的成年人帶來了知識。
這表面上看起來是簡單的“停課不停學”,但或許可以用一種叫“智慧課堂”的方式來最終實現(xiàn)。
智慧課堂成趨勢
想象一下,老師在自己的辦公室就能掌握學生的課堂情況,進行在線訓課,“班主任背影殺”或成為歷史;老師上課時使用智能交互平板,不需要走來走去,兩個手指同時接觸大屏,讓上課也成為一件有趣的事兒;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平板輕松接收課件,信息分享更高效;信息化管理員隨時隨地就能夠掌握所有教室的設備及故障信息,實行遠程設備控制......
以上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都是智慧課堂目前能夠“助教”的場景。
具體來說,智慧課堂是以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為基礎,融合了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AI、邊緣計算等技術的智能化校園系統(tǒng)。教育部印發(fā)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顯示,全國中小學校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率已達87%,多媒體教室普及率達80%,全國有6000萬名師生通過“網(wǎng)絡學習空間”探索網(wǎng)絡條件下的新型教學、學習與教研模式。
顯然,智慧課堂已成為當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趨勢與潮流。
在談到這一趨勢時,來自于英特爾物聯(lián)網(wǎng)銷售市場部中國區(qū)總監(jiān)謝青山認為,打造智慧課堂,不單單是教育裝備的更新匹配。教育2.0時代下建立智能教育新生態(tài),需要從端到端突破教育瓶頸,加快智慧課堂布局。搭建起智慧校園、智慧教室、智慧課堂三位一體的端到端的智慧教育平臺顯得尤為重要,即推進云計算進入校園、推進邊緣計算進入教室,推進個人電腦進入課堂。
而針對李老師遇到的問題,目前具體有哪些產品實現(xiàn)落地,能夠真正實現(xiàn)“助教”?來自國內教育信息化的領軍企業(yè),鴻合科技教育BG產品總監(jiān)曾湘寧介紹道,老師可以通過遠程課堂把教室里的畫面,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直播到家長的手機或者電腦中,課堂的類型可以分為一對一家教模式或者課堂直播等模式。
不管是參與公開課的老師,還是生病在家的學生都可以用移動設備參與到課堂當中,從而打破了教育的地點邊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敖逃畔⒒M入課堂后最大的幫助,就是增強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曾湘寧說。
常態(tài)化應用解放教師
老師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比如,帶學生復習時:老師:“什么冬梅?”學生:“馬冬梅!崩蠋煟骸榜R什么梅?”學生:“馬冬梅。”老師:“馬冬什么?”學生:“馬冬梅!睂W生考試:“孫紅雷”。
當然這樣的網(wǎng)絡段子有些夸張成分,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確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老師確實不易,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體差點沒累毀!敖處熑鐝N”,李永樂老師提到教師這一行業(yè)時用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
教師要想經營好一個課堂,做一道既營養(yǎng)價值高口味好的“大餐”不容易——除了課堂授課,課前備課、課后作業(yè)批改、學校管理、行政事宜、課程方案制定改等等方面都要打理好。
“一天兩節(jié)課,一周至少8小時備課,遇到競賽時還要拿出12分精力來準備!痹凇皞洳恕鄙纤谋M的功夫,就已經讓李永樂老師疲憊不堪。
針對備課難的情況,智慧課堂提供了與教材同步的備課資源,教師能夠快速獲得教學資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本身!靶畔⒒侄巫畲蟮暮锰帲褪悄軌驇椭褂谜甙阎貜托缘墓ぷ髯鐾辍!痹鎸幷f。
比如,最典型的重復性的工作之一——閱卷。智慧課堂中的自動化系統(tǒng)能夠自動地幫助老師閱卷,實現(xiàn)自動快速閱卷,并形成一個統(tǒng)計報告,老師很快依據(jù)報告知道學生對這堂課掌握情況什么樣,從而幫助老師減負,提高工作的效率。
智慧課堂能夠真正的幫助老師實現(xiàn)個性化的教學,大數(shù)據(jù)、AI在其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自動點名可以將點名時間縮短到幾秒鐘。那些“花樣變聲”、“替人答到”的日子一日不復返....另外還有自動排課、成績跟蹤等智慧教育應用都是教師工作的好幫手兼“配菜小哥”。
“裝備到了珠穆朗瑪峰,而應用還在洼地”,業(yè)內人士有人這樣調侃。但鴻合卻始終堅持常態(tài)化應用才能解決老師痛點。
謝青山表示,英特爾還與合作伙伴鴻合科技一起,將課堂上經常出現(xiàn)的一些常態(tài)化行為通過AI應用的形式來實現(xiàn),比如舉手搶答、擊鼓傳花、班里挑一。這些常態(tài)化應用將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互動模式,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師還可以通過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平臺強大處理能力和數(shù)據(jù)分析,將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調整教學思路,從而更好地因材施教。
學校作為一個整體存在,除了老師教學的常態(tài)化工作之外,校園中電子設備的運維也是關鍵。謝青山介紹道,英特爾教育端到端解決方案中的智慧校園可實現(xiàn)遠程設備控制。校園依托了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平臺的校園網(wǎng)平臺,使得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室或機房設備可統(tǒng)一在線管理,高效進行設備運維,讓每個教室設備利用率達到最優(yōu)。
技術加持教育天平
"您好,我是齊齊的父親,齊劉海”,"我叫艾迪,我兒子叫愛迪生"。
以上對話是來自2019年春晚開心麻花的小品《占位子》,小品中上演了這么一幕:四位家長幫自己娃娃找位置,每個人都要讓自己的娃坐在前排學霸區(qū),抵制養(yǎng)老區(qū),驅逐別人到隔離區(qū)。為自己的孩子在教室中占下一席之地。
不僅如此,小品中馬麗飾演的一位女家長直言自己家為了孩子,將家里的大別墅換成了五十平米的學區(qū)房。這真實反映了部分城市父母為了孩子擇名校不惜花重金購買老破學區(qū)房的無奈。
單看一個小小的班級就存在這些教育不均衡的問題,更何況放大于整個社會呢。
中國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不僅存在于地域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同一城市內各校也大不相同——僧多肉少的名校競爭、天價學區(qū)房、甚至還有大學的“改名潮”。支教也曾是一代人的崇高理想,可現(xiàn)實總是很“骨感”。特別是在這樣一個人才流動性很強的時代,中西部偏遠地區(qū)要想留住一個好老師真是太難了。
在今年四月份,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印發(fā)了《關于推進網(wǎng)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提出大力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其中,雙師課堂技術的成熟為教育扶貧、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上打開了一條新的道路。
“雙師課堂”顧名思義,就是一節(jié)課由兩個老師來上,一位名師進行教學,另一位助教老師輔助教學,大城市的優(yōu)質資源,在大山里的孩子也同樣能夠享受到,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就是時代進步帶來的教育方式的變革。
合理利用第一課堂視頻資源,使得第二課堂的學生真正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雙師課堂以更便利、更智能的技術和產品推動教育資源公平高效分配,賦能給一線的老師和學生。比如,英特爾教育端到端解決方案中的智慧教室可以利用云錄播等設備提供高性能的音頻和視頻處理能力,實時推送授課視頻到偏遠地區(qū)學校, 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
在鴻合看來,“智慧課堂讓名師、名校的課堂不再神秘!奔词故瞧h山區(qū)的孩子,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享受到高品質課堂的優(yōu)質服務,推進國內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促進教育公平。
針對教育資源公平化的問題,現(xiàn)在雙師課堂、遠程教育是非常好的思路!暗f到底,技術是實現(xiàn)智慧教育的關鍵驅動力”,謝青山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