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指南告訴你,企業(yè)如何參與開源項目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yè)使用開源代碼,來開發(fā)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他們也看到了開源貢獻帶來的價值,并積極參與到開源項目當中。但是,面對開源的巨大潛力,企業(yè)如何選擇開源代碼的采用方式?如何規(guī)范員工正確參與開源項目?如何正確建立開源戰(zhàn)略?通常來說,大多數(shù)開源企業(yè)都會制定一份參與開源項目的指導性文件,但這類文件通常不會公開,內容大多以限制性條款為例。例如,員工在為開源項目做出貢獻之前,必須取得上級主管的批準等等。
紅帽作為一家100%用開源模式做生意的軟件公司,此前一直沒有發(fā)布過綱領性的文件,僅僅公布了簡單的相關流程來指導員工對開源項目的參與。紅帽及其員工在開源貢獻方面的努力雖然廣受好評,但始終沒有明確的記錄與宣傳。
也許是受到近期IBM收購交易的影響,紅帽最近公布了第一份正式的開源參與指南。此份指南目前已經上傳至GitHub,依照CC BY-SA 4.0許可進行公開。紅帽希望這份準則能夠敦促其他企業(yè),認真考慮開源代碼的采用方式,并通過這份指南為員工的日常工作提供助力。
總體而言,根據(jù)Pund-IT公司首席分析師Charles King的說法,紅帽公布的其實是一套常規(guī)性的指導意見,用于規(guī)范員工應該如何、何時,以及為什么參與開源項目,這是一份必要的員工行為準則,而此次進展很可能源自IBM對紅帽的全面收購。兩家公司于2018年底達成收購協(xié)議。紅帽開源項目辦公室經理Brian Profitt表示,關于這份開源代碼貢獻準則的編撰工作始于2019年初。
不同尋常之舉
對于這樣一家100%用開源模式做生意的軟件公司而言,紅帽確實需要一份指導性的行為準則。
其實,紅帽從未對其開源項目保密,內部也有不少員工曾經發(fā)布過相關指南、常見問題解答以及白皮書。紅帽CEO Jim Whitehurst曾在TED演講中談到此事,甚至出版過關于開源貢獻的論著。盡管如此,很多企業(yè)仍然對紅帽的開源之路抱有濃厚興趣。此次紅帽指南的正式出臺,也終于解答了不少人心中的疑惑。簡而言之,紅帽內部的全體員工都可以為自己感興趣的開源項目貢獻力量。他們甚至可以在上班時間或者業(yè)余時間,靈活加入到開源貢獻當中。
當然,紅帽要求上班時間的安排需要跟員工的工作內容有關,只是不會對具體項目做出硬性規(guī)定。Profitt指出,紅帽對于開源貢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必須遵照項目所提出的治理及貢獻準則。2019年初,紅帽開始與內部法務團隊合作編寫指南初稿。到去年8月,第一版指南開始內部公開。如今,紅帽將這份指南全面公開,希望以明確且統(tǒng)一的態(tài)度闡述紅帽的開源貢獻立場。
紅帽開源項目辦公室社區(qū)推廣總監(jiān)Ruth Suehle表示,開源企業(yè)通常都會制定一份參與開源項目的指導性文件,此事本身并不稀奇。 不過,這類文件通常不會公開。正是這種限制,讓紅帽從整個軟件行業(yè)當中脫穎而出。
開源代碼的價值主張
這份正式文件基于紅帽公司長期以來的價值主張——所有員工都能自由地參與開源項目。 Suehle表示,整份文件完全可以用第3節(jié)中的第一句話來概括,即“紅帽強烈鼓勵內部員工參與開源項目。“我們在合作伙伴與開源項目之間不存在任何障礙。”
她還澄清道,指南中只有兩處對公司員工做出了限制。首先是要求貢獻對象只能是擁有開源授權許可的項目。第二點是,如果員工參與需要與項目方簽署第三方貢獻者協(xié)議時,應該就協(xié)議內容與紅帽法務團隊進行聯(lián)系。
這不僅僅是第一份正式的開源參與指南,也代表了開源代碼的價值主張。紅帽認為,參與其他公司開源項目的員工與他們自身不存在利益沖突。紅帽公司的使命是成為客戶、貢獻者以及合作伙伴社區(qū)的催化劑,以開源方式創(chuàng)造出更強大的技術成果。Suehle表示,公開、分享創(chuàng)新思路與靈感,這樣的開源精神,正是紅帽一直以來所堅守的。“在我們看來正是這種同心協(xié)力的工作方式,成就了無數(shù)光輝的成果。”她補充道。
開源制度,實際上是一種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發(fā)展模式。正因為如此,紅帽才希望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闡述自己的理念。她表示,紅帽尊重軟件行業(yè)的既有成果,因此更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夠為一切自由或開源項目提供幫助。紅帽的這份指南文件特意進行了通用化設計,希望為其他企業(yè)提供一般性指導。而這,也正是紅帽獨特企業(yè)文化的直接結果。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決定在GitHub上公開共享這份指導文件。”她說。

